塑料是基于有機大分子的固體,其要么是以合成方法產生,要么是經過改性的天然產物。可將其區分為熱塑性材料(可熔性和可澆注性及可模壓性)和熱固性材料(僅在單體狀態下具有可澆注性,其可通過聚合)進行固化,然后,其將不再具有可熔性。塑料在純態下是良好的熱和電的絕緣體。其比重介于(發泡狀態下除外)0.9 g/cm3 和 1.5 g/cm3 之間。通常情況下,其為可燃性的。在硬度、剛度和強度方面,塑料低于金屬建筑材料。各種共聚物可具有類橡膠的彈性特性。 塑料可通過添加劑和填料進行各方面的改性,從而還可以例如調整其導電性,或者通過使用高性能纖維進行加強處理來獲得優于鋼材的剛性。
塑料表面的典型弱點:
粘合劑、涂漆、印刷油墨、涂料的粘附性較差,較低的硬度和耐磨損性;
這些特性可通過等離子處理加以改善或者徹底改變:
通過等離子活化和蝕刻,可以顯著改善涂層的潤濕性和粘附性。
大多數塑料具有極小的表面張力。其通常比大多數液體的表面張力要小,此處所指的液體是那些構成粘合劑、涂料和油漆的基礎。故此,因涂層的原因使潤濕性較小,從而使粘附性也較小。其原因在于,大多數塑料具有非極性的特點。非極性塑料的表面張力可在氧氣等離子體中獲得顯著增加。這是因為通過氧自由基的高反應性形成了極性橋鍵,其構成了所涂覆液體的粘附位置。從而增加了表面張力,并促進了潤濕。在對塑料進行蝕刻的時候,可以增加其表面積,這能夠促進其進行良好的粘合。

